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网上股票配资操盘_股票配资平台开户 > 联华证券 >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斌
在通胀、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继续分化。
(来源:各央行官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在过去的一个月,降息25个基点仍是主流,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印度央行、印尼央行、南非央行等纷纷继续宽松之路,美联储和韩国央行按兵不动,“逆行者”日本央行和巴西央行则走在“人迹罕至”的加息之路。
在特朗普2.0政策的搅局下,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一众央行都将迎来更不确定的未来,各国央行普遍将根据各自的经济数据不断调整政策。尽管2025年恐难成为降息大年,但大部分央行大概率仍将继续宽松之路,全球降息大潮声势减弱,却远未到结束之时。美联储按下降息“暂停键”
随着通胀担忧有所缓解,劳动力市场和经济保持韧性,美联储如预期按下降息“暂停键”。1月30日,美联储公布2025年第一份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维持在4.25%—4.50%,此前曾连续三次会议降息。
(来源:美联储、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利率决议后的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多次提及“不急于调整政策立场”,特别是在去年底累计降息100个基点之后。他也强调,美联储没有预设的政策方向,但如果就业市场突然疲软或通胀大幅下降,可能会进行降息。
并不意外的是,特朗普对美联储的“不作为”大为恼火,在社交媒体上对美联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由于鲍威尔和美联储未能阻止通胀问题,“我将通过释放美国能源产量、削减监管、重新平衡国际贸易和重振美国制造业来做到这一点。”
对此,鲍威尔表示,“我不会对总统的言论作出任何回应或评论,这样做是不合适的。”鲍威尔还强调,他与特朗普没有联系。公众应该相信,美联储将继续像往常一样工作,专注于利用工具实现目标,低调地做好工作。美联储不知道关税、移民、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会发生什么,需要让这些政策被阐明,然后才能开始对它们的经济影响进行合理评估。
从近期的经济数据看,美国的确没必要急着恢复降息。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长2.3%,较市场预期的2.6%低了0.3个百分点,去年第三季度为3.1%。此外,2024年美国GDP增速为2.8%,较2023年的2.9%放缓了0.1个百分点,仍明显强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
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也支撑继续观望。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2024年12月PCE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3%,同比上升2.6%,符合预期。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后,核心PCE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2%,同比上涨2.8%,也与预期一致。
此外,1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仍有韧性,也支撑美联储按兵不动。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14.3万,远不及预期的17.5万人,但此前两个月就业人口合计上修10万;1月失业率降至4.0%,低于预期的4.1%;1月平均时薪同比增长4.1%,高于预期的3.8%。
对于未来政策路径,美联储表示,在考虑进一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幅度和时机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最新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以及风险的平衡。委员会将继续减少其国债、政府机构债务及政府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持有量。委员会坚决致力于支持最大就业,并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
随着美联储转入观望阶段,其货币政策仍以通胀和就业为双重目标,特朗普政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现阶段特朗普关税政策变数较大,优先推出的移民、能源政策或在短期更利于通胀放缓,但后续若落地对全球其他国家较大力度的全面关税,通胀或将重新上行,从而限制美联储的降息空间。“逆行者”为何持续加息?
在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纷纷降息之际,刚刚摆脱通缩阴霾的日本央行的加息进程大约才刚刚过半。
去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将利率从-0.1%提升至0—0.1%区间,同时废除了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去年7月31日,日本央行再度加息,将利率从0%—0.1%上调至0.25%,并决定在未来1—2年内削减日本国债购买规模。
进入2025年,日本央行延续加息周期。1月24日,日本央行将利率上调至本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短期利率(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5%,这也是2007年2月以来日本央行幅度最大的一次加息。
日本央行在声明中表示,从实现2%物价稳定目标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角度来看,调整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是适当的。在利率调整后,实际利率预计仍将保持显著的负值,宽松的金融环境将继续有力地支持经济活动。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还发布了《经济活动与物价展望报告》,全面上调了2024至2026财年通胀预期。日本央行将2024财年核心CPI预期从2.5%上调到2.7%,将2025财年核心CPI预期从1.9%上调到2.4%,并将2026财年核心CPI预期从1.9%上调到2.0%。
日本央行表示,日本经济正在温和复苏,尽管部分领域仍存在一些疲软。核心CPI正逐渐向2%的目标靠拢。随着企业利润持续改善和劳动力短缺感的增强,许多企业表示将在今年的年度春季劳资谈判中继续稳步提高工资,延续去年的强劲加薪趋势。
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路径,日本央行预计,未来的货币政策将取决于经济活动、物价以及金融条件的发展。鉴于实际利率处于显著低水平,如果1月展望报告中对经济活动和物价的展望得以实现,日本央行将相应地继续提高政策利率,并调整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
整体而言,日本央行的加息偏鹰派,未来仍有进一步加息的空间。日本央行副行长冰见野良三表示,即使日本央行1月再次加息,日本的实际利率显然仍处于负值区域,宽松的货币环境得以维持。展望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取决于经济、物价和金融状况,如果经济和物价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相应地提高利率。
作为日本央行最鹰派的官员,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更是直言,日本央行有必要在明年第一季度结束前至少加息两次,以遏制物价上行风险。日本的中性利率至少为1%,短期利率应在2026年3月31日前达到1%的水平。降息派仍是主流
随着经济压力增加,通胀压力暂缓,更多的央行继续降息之路。
2月6日,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5%,为2023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这是英国央行在本轮降息周期中的第三次降息,希望应对经济增长乏力。
(来源:英国央行、21世纪经济报道)
英国央行将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下调了一半至0.75%,反映出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疲软以及生产率增长更加缓慢。此外,其对2026年和2027年经济增速的预测从1.25%小幅上调至1.5%。
通胀降温是英国央行降息的底气。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2月CPI同比上涨2.5%,低于去年11月和经济学家预期的2.6%。剔除能源、食品、酒精和烟草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从去年11月的3.5%进一步下降至3.2%。去年12月服务通胀率也有所下降,从去年11月的5.0%降至4.4%,为2022年3月以来最低。
不过,英国央行也警告称,通胀率将“大幅”上升,在今年晚些时候达到3.7%的峰值,高于上次预测的2.8%。英国央行预计,通胀率要到2027年最后一个季度才会回落至2%的目标,比之前的预测晚了6个月。
虽然今年英国央行仍有可能进一步降息,但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也在上升。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预计随着通胀持续下降,能够进一步降低利率,但我们将不得不逐次会议评估降息的幅度和速度。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前方的道路势将出现波折。
相对于英国,欧元区的通胀压力相对较小,降息之路也走得更快一些。1月30日,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这是2024年6月开启宽松周期以来的第五次降息。自2025年2月5日起,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从3.00%、3.15%和3.40%降至2.75%、2.90%和3.15%。
(来源:欧洲央行、21世纪经济报道)
欧洲央行仍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是“紧缩的”和“限制性的”,暗示未来将进一步放松政策。市场预计今年欧洲央行还会再降息70个基点,将政策利率降至2%左右,恰好进入大多数分析师眼中的中性利率区间(2%至2.25%之间)。
经济方面,欧元区去年四季度GDP环比零增长,低于预期的增长0.1%,也低于去年三季度的0.4%。去年四季度“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的经济更是意外萎缩0.2%,出口明显偏低,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GDP也环比萎缩0.1%,亦低于市场预期。
展望未来,欧洲央行表示,降低通胀的进展顺利,通胀继续大致按照预测发展,并将在今年年内恢复到管委会2%的中期目标。经济仍然面临阻力股票配资多少利息,但实际收入的增加和限制性货币政策的逐渐消退应该会支持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回升。